核心概念

主题标签

当通过『主题笔记』表单创建主题笔记时,首先需要输入的是『主题标签』,它作为主题笔记的唯一标识,贯穿于整个 LifeOS!

它的主要功能是用来索引某个主题下的任务、闪念笔记、文件,请观察如下图片,在任何地方记录的任务、闪念笔记、文件,只要打上了对应主题笔记的『主题标签』,则都会被收录到『主题笔记』的索引文件中,正是这个『自动收录』功能,让你真正做到『无压记录』,每当你在周期笔记,比如日记中记录一条『任务』和『闪念笔记』时,只要打上对应的『主题标签』,就能被收录啦!未来就能在『主题索引文件』里查看这些记录,这能让你十分方便地『找回』你记录的『碎片笔记』,『找回』方便才能『无压记录』!

同样的,任意一个非周期笔记文件,只要正文中出现了『主题标签』,它也能被『主题笔记』的索引文件所收录:

笔记模版

在 Obsidian 中,模板(Templates)是一种预先定义好的笔记样板文件,可以用来快速创建拥有固定格式的笔记。模板通常包含一些固定的结构和内容,可以包含占位符、变量和动态内容。这对于重复性工作或常用的笔记格式特别有用。

比如,LifeOS 示例库里的日记模版,其格式如下

## 项目列表

%%项目的今日快照%%
<% LifeOS.Project.snapshot() %>

## 日常记录

%%你的记录%%

## 习惯打卡

%%打卡不会被统计为任务%%

- [ ] 起床一杯水
- [ ] 早餐
- 喝水 - [ ] +1 - [ ] +1 - [ ] +1 - [ ] +1 - [ ] +1 - [ ] +1
- [ ] 原味英语
- [ ] 项目耗时统计
- 休息一下 - [ ] +1 - [ ] +1 - [ ] +1
- 站立式办公 - [ ] +1 - [ ] +1 - [ ] +1 - [ ] +1
- [ ] 记账

## 精力分配

%%今日的项目列表,根据耗时情况,自动统计项目耗时占比%%

```LifeOS
ProjectListByTime
```

## 今日完成

%%今日完成的任务列表,从所有的笔记中提取%%

```LifeOS
TaskDoneListByTime
```

这样每天创建出来的日记都具有一样的格式,且都预填了大部分的模块,比如项目列表、日常记录、习惯打卡、精力分配、今日完成等模块!

同理,周记、月记、季记、年记,也有自己的模版,它默认存放在『0. 周期笔记/Templates』目录下,你可以在 LifeOS 的插件设置里更改它们的存放位置。

此外,主题笔记(PARA 笔记)也有自己的模版,它默认存放在对应目录下的 Template 文件中,比如『1. 项目/Template』、『2. 领域/Template』、『3. 资源/Template』、『4. 存档/Template』,你也可以在 LifeOS 的插件设置里更改它们的存放位置。当创建主题笔记时,这些模板就会用来创建『主题索引』笔记,比如 LifeOS 示例库中的『项目模版』,其格式如下

%%设置项目截止日期,及其结果描述%%

- [ ] #<% tp.frontmatter.tags %> 截止日期 📅 2024-xx-xx
- 结果描述

## 任务

%%根据当前文件的 [Properties](https://help.obsidian.md/Editing+and+formatting/Properties) 的 tags 字段查询任务,从所有的笔记中提取%%

```LifeOS
TaskListByTag
```

## 列表

%%根据当前文件的 [Properties](https://help.obsidian.md/Editing+and+formatting/Properties) 的 tags 字段查询子弹列表,从所有的笔记中提取%%

```LifeOS
BulletListByTag
```

## 文件

%%根据当前文件的 [Properties](https://help.obsidian.md/Editing+and+formatting/Properties) 的 tags 字段查询文件列表,从所有的笔记中提取%%

```LifeOS
FileListByTag
```

这样,每个主题笔记的索引都能够索引到各自『主题标签』下的『任务』、『列表』、『文件』!

无论是周期笔记模版还是主题笔记模版,你都可以在默认模版的基础上,根据你自身的需求进行修改,这样创建出来的笔记就能更满足你自身的需求!

笔记系统

LifeOS 的核心采用两套系统,一个是主题笔记系统,另一个是周期笔记系统,前者一般采用 PARA 组织法,以『项目』、『领域』、『资源』为维度,进行知识管理,后者以时间为维度,通过记录『日记』、『周记』、『月记』、『季记』、『年记』,进行任务/目标/时间管理。

周期笔记系统

长期笔记

从图一中我们也可以发现,对于周期笔记系统来说,从『长期笔记』、到『短期笔记』、再到『日常笔记』,对『周期笔记』的可预测性越来越高,如何理解可预测性呢?比如相比在『年记』中规划一年,和『周记』中的未来一周需要做什么,显然后者更具备可预测性!

因此在『长期笔记』中,由于可预测性低,更适合在上面做『目标管理』!

虽然我们不知道『这一年』、『这一季度』需要做的具体事项,但是我们可以自顶向下,专注于长期的目标,即在『年记』和『季记』中设定这个『时间周期内』的目标,让我们保持方向感!

长期笔记示例

短期笔记

有了明确的目标,那么对于『月记』和『周记』中,我们自然而然地就能对『年记』和『季记』中设定的目标,进行拆解,即自底向上,专注于短期的『任务管理』!

具体做法就是在每周和每月的开始,打开『年记』和『季记』,对着你设定的目标,分别规划『本周』和『本月』的任务!

短期笔记示例

日常笔记

日常笔记也就是『日记』,我通常通过它来

  1. 随时随地记录,以便能在『知识管理』的『*.README.md』中根据『标签』索引

  2. 捕捉想法洞见,实现自我觉察

  3. 统计项目耗时,确保聚焦于项目

日常笔记示例

主题笔记系统

从图一中我们可以发现,对于主题笔记系统来说,从『归档』、到『资源』、到『领域』、再到『项目』,对『知识笔记』的可操作性越来越高,如何理解可操作性呢?比如相比『育儿』领域下一步要做什么,和『育儿-筹办满月酒』这个项目的下一步,显然后者更具备可操作性!

主题笔记系统示例

标签 vs 文件夹?

我们已经有了『主题标签』作为唯一索引了,那给每个主题都创建一个单一的索引文件就好了,为什么还需要『文件夹』?

我们经常听到笔记软件关于到底使用『标签』还是『文件夹』的争论,我认为这不是『只能选择一个』的问题,正确的认知应该是『标签很棒,但是我们需要允许文件夹的存在』,怎么理解呢?

举个例子🌰:

  1. 标签常用场景:我在周期笔记中,任意记下一个任务或者闪念,只要打上『主题标签』,那么我就能在对应的主题索引文件里找回找个记录,鉴于任务或者闪念的篇幅往往就三两句话,而且撰写的频率很高,这个操作比你去某个文件夹下创建一个笔记文件,然后再在找个文件上记录高效得多!

  2. 文件夹常用场景:我在主题笔记文件夹中,需要撰写一篇中长篇的文档,比如调研报告、会议记录、年度总结,那么我就在文件夹里创建一个笔记,这类笔记往往需要你投入比较多的精力撰写,有的持续一两个小时,有的持续三两天,鉴于中长篇文档的篇幅,以及较低的撰写频率,使用文件夹和文件的方式维护,是更合适的!

所以,在 LifeOS 下,我们需要根据笔记的篇幅,灵活地使用标签或者文件夹,原则就是『简短的任务和闪念使用标签,中长篇文档使用文件』。

标签 vs 主题标签?

主题笔记由『主题标签』唯一标识,但是『标签』不一定是主题笔记,在 LifeOS 之中,标签还有如下用法,比如

这些标签都方便你未来搜索查看,也可能是未来潜在的『主题笔记』,比如你可以为『#节日』创建一个主题,那么所有关于节日的记录都会被这个主题索引!

主题笔记与周期笔记的关系

参考『主题标签』的图示,简单来说,『主题笔记』就是用来索引你散落在『周期笔记』中『某一个主题』的『闪念』、『任务』、『文件』

主题笔记 vsCODE/PARA

参考『模板选择』,简单来说,PARA/CODE 只是主题笔记的某一种特殊形式,你可以借助主题笔记,打造除了『PARA/CODE』之外的其它工作流(自定义工作流

总结

这两套系统相当于制造了两个上下文,让我保持聚焦

  • 基于时间的周期笔记系统,即到达某个时间节点,就基于对应周期笔记作业,且笔记中有足够的上下文,可以做与时间维度强相关的『任务管理』、『目标管理』、『时间管理』;

  • 基于主题的 PARA 笔记系统,即当我想对某个主题进行调查研究的时候,就基于对应主题的索引(*.README.md)作业,且笔记中已经收集了不少上下文,可以做与主题维度强相关的『知识管理』;

© 2024 LifeOS. All rights reserved.

浙ICP备2024123292号-1

浙公网安备33011002017872号